今天,我們來拆解一個新手友好的副業項目——民間故事短視頻。先不談理論,直接看結果。

這些賬號從2月份開始,日收益穩定在300元以上,這意味著單月收入破萬。這個數據告訴我們,該模式已經跑通,具備可復制性。

相信不少人和我一樣,在尋找副業的過程中吃過虧、被割過韭菜,甚至花了不少冤枉錢。如今我找項目,基本都從“順為網創”公眾號獲取,那里的教程詳細,實操性強。只要愿意動手,一個月多賺個五六千是完全可以實現的。

01.項目底層公式

民間故事視頻的爆款公式可以拆解為:(經典故事IP + AI高效生產) x 短視頻平臺流量 = 持續收益。這類內容,無論是古代逸聞還是奇談怪聞,本身就擁有龐大的天然觀眾群,數據表現力強是必然結果。

不到150個作品就換來上萬點贊,證明了內容題材的有效性。加上中華故事庫取之不盡,素材問題迎刃而解。AI工具的介入,本質上是把生產門檻降到了最低,讓普通人也能套用這個公式。

02.標準化操作手冊

第一步:獲取驗證過的文案腳本。

初期最穩妥的策略是模仿。打開抖音,搜索“民間故事”,篩選條件設置為“最近一周”和“點贊最多”,這樣找到的就是被市場驗證過的爆款內容。

找到目標視頻后,把鏈接復制到輕抖這類小程序里,就能把它的文案提取出來。

第二步:用AI重組文案,規避重復。

直接照搬是最低級的玩法,平臺會判重復。正確的做法是利用AI工具(比如豆包)進行改寫,生成一篇內核相同但表達不同的新稿件,最后自己再通讀潤色一遍。

第三步:流水線式生成視頻。

推薦使用“白日夢”這個平臺,它能實現從文案到視頻的全自動生成。

進入平臺,找到“AI文生視頻”功能,新建項目。

把上一步改好的文案粘貼進去,選個合適的風格,讓系統自動拆解分鏡。

系統自動完成鏡頭切分,點擊下一步。

再根據需要設定人物形象,一鍵執行。

靜態圖片生成后,使用“轉動態”功能,視頻雛形就有了。

重復以上步驟,最后合成完整視頻。整個流程的核心是“自動化”,極大提升了內容產出的效率和可復制性。

03.變現路徑拆解

路徑一:櫥窗帶貨。

積累基礎粉絲后,即可開通櫥窗,銷售相關書籍,賺取傭金。

路徑二:平臺流量分成。

這是最直接的模式,播放量等于收益。

路徑三:知識付費。

當你的模式被驗證且收入穩定后,可以將這套方法論打包成課程或訓練營進行銷售,實現收益放大。

04.執行要點

①賬號粉絲數是權限門檻,未滿1000時只能用櫥窗,超過才能在視頻里掛商品卡。

②選品要垂直,符合粉絲畫像,比如傳統文化類書籍或養生產品。

③任何公式都需要親自測試,別人的成功案例只作為參考,最終要跑出自己的數據模型。